油价正跑步进入“9元”时代,是否利好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2-03-11 09:29:20 文章来源:业务三部
近几天,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6连涨,重回“8元时代”。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预计上调油价1040元/吨左右,折合约0.78-0.94元/升的涨幅。
按照目前情况来看,下一轮成品油调整基本是板上钉钉,很可能会触发“天花板价”,95号汽油将全面来到“9元”时代。按照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来算,加满一箱汽油要多花约40元。
不过大多消费者在充分考虑售价、用车成本、保险费用、里程焦虑、安全隐患、保值等因素,仍表示暂不准备购买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高用车成本与里程焦虑
油价并不会长期处于高位。阿联酋周三表态支持欧佩克提高原油产量,纽约原油期货暴跌11.46%;布伦特原油期货暴跌12.09%。
另外我国成品油实施“地板价”以及“天花板价”机制,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和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均不再进行调整。
但《石油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含)/桶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也就是说,即便国际油价超过“天花板价”,国内油价仍然存在上调的可能。
有车主经比较后认为纯电动汽车的用车成本比预想更高。一般四五年就需要更换一块电池,动辄数万元,折算下来比用汽油更贵。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一位特斯拉车主因撞上石头导致车辆电池损坏,更换电池的材料费高达约8.8万元人民币。
用家充桩充电,纯电动车的用车成本只有油车的十分之一。如果没有家充桩,商用桩电费接近2元/度,用车成本要翻4倍。
然而即便是免费赠送,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车主没有安装家充桩。公共充电桩尚无法满足充电需求,目前公共类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高达1:6.8。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更多是因为价格更便宜、使用更方便,油费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同比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同比增长151.61%。
纯电动车(BEV)由于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和性能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导致其在新能源市场稳居主导地位。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48万台,同比增长131.8%,渗透率达到14.4%。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6.92%。
不过近期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芯片短缺、补贴退坡等因素,新能源汽车掀起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底至今,已有至少16家新能源车企宣布调价,涵盖10万元以下至30万元以上主流购车区间,其中绝大部分是纯电动汽车。
10万元以下车型上调幅度较高,平均涨价达4800元左右。欧拉黑猫、白猫、长安奔奔国民版低配置车型等性价比较高的纯电动小车,干脆暂停接单。
交付难也是消费者迟疑的原因之一。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几何等品牌的热门车型提车周期均超过3个月,小鹏P5的提车周期超过4个月,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车型提车周期均长达12-16周。
插混车型:折中选择,正在高速增长
由于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仍然广泛存在,插混车型被认为是实现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捷径。
这种车型的纯电续航足以应对日常通勤,加注燃油也可胜任长途旅行,政策方面还可享受与纯电动车型类似的上牌、限行政策。
采用增程式电动技术的理想ONE,上市以来累计交付144770辆。理想汽车凭借这一款车型稳居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日前发布的2021Q4财报显示,理想季度收入首次破百亿。
比亚迪更是占据了2021年近半的混动市场,其DM-i混动系列累计销售27.2万辆新车。2022年1月,比亚迪DM-i车型销量达到4.6万辆,同比涨幅高达760.6%;2月DM-i车型销量4.43万辆。
理想汽车与比亚迪的成功让不少车企向插混车型市场发力。
去年以来,众多自主品牌发布插混技术。吉利推出了雷神混动,长安有IDD混动,长城有柠檬DHT混动,奇瑞有鲲鹏DHT混动,这些技术路线虽然路径不尽相同,但在纯电续驶里程、综合油耗以及动力性能方面都各有独到之处。
2021年,插混车型累计销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71.1%,成为了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今年1月,插混车型共销售8.5万辆,环比增长3.1%,同比增幅高达198.3%。而纯电动乘用车环比跌15%,同比增长近60%。
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零售销量达到了6.6万台,同比增长了367.2%。比亚迪更是独占三分之二的销量,超过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拿下了单月销量亚军,首次站上了自主三强的冠军位置。
乘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型车市场萎缩,插混车型市场扩张,都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表现。
2021年,我国插混车型的市场占比仅为18%,预计今年这一市场的占比将会提升至25%。
不过在电动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上,车企均有着纯电驱动的共识。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混插车型相对于纯电动车的续航和成本优势或将不复存在,行业增长空间有限。
爆款频出,告别燃油车仍需时日
据有关数据,2021年,我国乘用车零售量累计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传统燃油车同比下降6%。
2021年,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特征,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实现了部分替代效应。
基于2021年的良好表现,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目标从480万辆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25%。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22%左右。
各大厂商也都积极投身电动车市场,纷纷发布了全面电气化的时刻表,但并未放弃燃油车。
2021年,新一代奥迪A3正式上市,成为入门级豪华车首选;平民跑车本田思域迎来第十一代;广汽丰田赛那成MPV市场爆款;坦克300一车难求;长城汽车持续推出长城炮皮卡。
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在华推出21款新车,其中8款是纯电动及插电混动车型;宝马将带来新一代宝马7系、搭载3.0T直列六缸发动机的M240i;奥迪也将推出各种改款+换代燃油车;坦克500也将于3月上市。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占到汽车总量的2.6%。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短时间内不可能一蹴而就。预计2025年中国燃油车保有量触顶,达2.9亿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核心三电系统也有待突破,二手车市场和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也有待完善。
日前出炉的《2021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洞察报告》指出,主流传统能源二手车3年期保值率依然维持在50%~70%。相比二手燃油车而言,新能源二手车整体1年期保值率相差6.9%,3年期差距5.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缺芯少电叠加原材料涨价,微型电动车或失去成本优势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跑下去”需要协同的“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