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正文

产学研合作开拓储能新赛道!申能完善“零碳”能源产业链布局

发布时间:2023-10-30 14:49:14 文章来源:申能集团新闻中心(业务二部转载)


   储能,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过程中,申能集团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重点关注包括储能在内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多元化产业布局实现多向发力,串起一条“零碳”能源产业链。近日,新华财经对申能在储能新赛道上的开拓实践进行了报道。
   以下摘自:新华财经
   近日,申能集团宣布将战略投资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璞钠”),并与复旦大学联手共同推进钠电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申能进入钠电产业旨在开拓储能新赛道,推动钠离子电池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助力国家新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的76.2%。业内认为,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的非持续性,以及用能场景与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存在跨地域、跨周期等问题,随着新能源装机总量高速增长,应运而生的储能市场潜力巨大。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新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当前电化学储能的技术路线主要为锂离子电池,但存在锂资源大量依赖进口的供应链问题。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低温性能更好,且钠更易获得、价格波动小,可通过复用锂电池成熟产线降低度电成本。长期来看,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方向。
   持续完善“零碳”能源产业链布局
   据介绍,上海璞钠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团队采用低成本铁源和化学反应工艺结合纳米碳层低温包覆工艺,解决了磷酸铁钠纯相材料合成难和电子电导率低的技术难点,产品具有低成本、高容量和长寿命的特点。2023年1月,上海璞钠正式发布了钠离子新型电池,实现了钠电池的产品化,进入规划量产阶段,并具备了百吨级/年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检测能力,在全球磷酸铁钠技术路线研发与产业化进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此次投资完成后,上海璞钠将充分依托储能市场的快速成长趋势,力争用5-8年的时间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项目将分为两期有序推进。一期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及电芯中试线项目;项目稳定生产后,璞钠将迅速启动二期项目,即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及GWh钠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示范基地项目。
   面对储能未来市场容量可能出现的爆发式增长,申能将在储能新赛道上持续关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新型储能技术,推进各类技术路线。目前,储能根据时长可分为不超过1小时的功率型储能,1-2小时的能量型储能和4小时以上的容量型储能(长时储能)。功率型储能响应速度快、瞬时功率高,适用于电网调频,申能将关注能量密度较高的电容电池技术;能量型储能功率密度大,适用于电网调峰,申能将关注钠电及其正负极材料相关产业;长时储能需要兼具功率和容量性能,氢储能最有希望实现跨季节应用,近几年通过实践“三纵三横”的战略布局,申能实现了对氢能“制、储、运、加、用”全覆盖,未来将继续关注海上漂浮式制氢技术。
   此外,申能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海上风电尤其是深远海风电的投入,解决绿色电力来源的问题,逐步完善“零碳”能源产业链布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AA级!
下一篇:突破!上海地区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