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正文

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正逢时

发布时间:2024-01-23 09:29:40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走出去直通车(办公室转载)


海洋经济正成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日前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合作主办“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来自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的专家学者均认为,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试金石和推进剂。
海洋经济,又称蓝色经济,泛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自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以来,中国—东盟已建立起覆盖海洋经济、海上联通、海洋环境、防灾减灾、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网络。但总体来看,合作成果相对较少、合作成效有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研讨会上表示,蓝色经济已成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选项。一方面,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7.8%,仍低于海洋强国10%的水平。同时,东盟涉海国家也逐步加强对海洋的重视。例如,印尼正在积极实施“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以期重塑海洋秩序;越南提出力争到2030年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目标;等等。
 
另一方面,蓝色经济蕴藏着中国—东盟合作拓展的巨大空间。有研究指出,未来30年内,在关键的海洋经济上每投资1美元即可产生至少5美元的全球收益,甚至更多。从2020年到2050年,若全球在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栖息地、扩大海上风能生产、国际航运脱碳和增加可持续来源的海洋蛋白质生产这4个蓝色经济的关键领域投资2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即可带来8.2万亿美元至22.8万亿美元的净收益,投资回报率高达450%至615%。这也意味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蓝色经济合作将带动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进程。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院长欧明刚表示,当前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正逢其时。2023年9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蓝色经济在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社会包容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同意继续讨论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框架下,如何加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
 
面对全球经济的诸多挑战,东盟经济也急需寻求新的增长点,蓝色经济的贡献很有潜力,将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2022年召开的联合国海洋大会通过的里斯本宣言,建议促进全球、区域、次区域、国家及地方各级的合作,以加强海洋科研领域的协作、知识共享和最佳做法交流机制。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为加强中国—东盟可持续蓝色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框架。如果行业参与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RCEP对蓝色经济的好处,那么这个领域还将进一步发展。
 
多年来,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的范围几乎没有超出渔业、水产养殖、海产品贸易和通过技术交流进行能力建设的范围,尤其是集中在提高渔业管理和海水养殖技术人员技能方面。中国在港口建设、港口管理、航运物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优势和丰富经验还有待东盟近邻充分利用。
 
蓝色经济也必将成为东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东南亚地区从来不缺乏海洋资源。从地理上看,东南亚地区约三分之二被海水覆盖,约占世界海洋总量的2.5%。尽管东盟各成员国都渴望让蓝色经济成为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器,但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所带来的红利预计将远远超出单纯的经济利益,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和平、自由和中立的东盟。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研究主管孟格维达表示,中国和东盟一直共同推动本地区蓝色经济发展。蓝色经济对柬埔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柬埔寨环境部2020年的数据,渔业、旅游和航运三大蓝色经济部门为当年GDP贡献了近28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菲律宾新时代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班乐义认为,实现RCEP框架下的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南海蓝色经济的发展。
 
研讨会上,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国家规划局宏观规划与统计分析主任依卡·钱德拉·博纳、印尼国家海洋研究所所长西斯万托·鲁斯迪、印尼茂物农业大学海洋与海岸带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永维特纳,分别介绍了印尼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智慧港口和海洋牧场等方面的情况,在他们看来,蓝色经济潜力巨大,中国—东盟相关合作前景广阔。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对外投资风险,中企如何应对?
下一篇:中企助力印尼电动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