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资审查趋严,这里将成中欧投资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0-08-07 09:52:28 文章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关系的崭新篇章。


今年恰逢中欧建交45周年。在过去的45年中,经济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商务部数据显示,欧盟近15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几年,相较于贸易,投资在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上升。
 

 
顾虑


 


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欧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


市场研究公司荣鼎咨询的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从不到8.4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420亿美元,仅8年的时间就增长了近50倍,创下历史新高。


但随着中国投资的快速增加,欧盟也越来越担心。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在欧洲收购高科技企业虽然令欧方在短期内有利可图,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使欧洲失去技术优势,进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下降。


法国财政部部长勒梅尔曾表示,法国资产有被“掠夺”的危险。意大利前贸易部长卡兰达也警告欧洲各国,不可对中国“掉以轻心”。这些出于国家安全、而非经济效率的考量,正日益挑战着先前中欧关系的平衡发展。


2017年以来,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纷纷建立新的外国投资审查机制。这些新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导致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比重大幅下滑。


2019年,中国企业对28个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较2018年减少至120亿欧元,降幅达33%,是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欧盟委员会表示,尽管当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衰退的双重风险,但是欧盟国家仍应通过入股欧洲企业来化解中国收购的威胁。


另一方面,欧洲各国近年来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并没有增加,许多欧洲企业长期认为中国市场对其开放度不够大。正因如此,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已被中欧双方列为当前的优先事项。


当前中欧双向投资合作发展并不充分,潜力也尚未完全释放出来。可以说,投资在中欧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共赢

 


7月9日,经合组织发布了题为《21世纪非洲高质量基础设施》的报告。


报告指出,1990年至2015年的25年间,有28个非洲国家人口数翻了一番。以非洲当前人口增长速度来看,现有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所需。


因此,非洲正面临着加速扩大和重点发展高质量基础建设的艰巨任务。这似乎为中欧合作提供了新空间——在改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符合中、欧、非三方利益。


首先,非洲将成为这场合作中的直接获益者。三方合作不仅能够直接改善非洲当地生活水平,同时还能促进非洲经济增长。


第二,对中国而言,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当前中国传统出口市场的优势正在下降,非洲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可能帮助中国找到更多新的贸易伙伴。


第三,对欧洲而言,新冠肺炎当前正在非洲大陆蔓延,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移民和难民涌入欧洲。这将给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带来极大考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已将非洲问题作为优先任务进行处理。增加对非基建投资,有助于缓解欧盟所面临的移民压力。

 
 
前景

 


中欧双方在非洲投资的互补性强,竞争性弱。


由于多数非洲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中欧对非投资合作所涉及的技术水平将低于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如此一来,欧洲国家也不会过于担心技术转移致使企业竞争优势丧失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近几十年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的大量经验,甚至或许能够为欧盟提供有益的借鉴。此外,欧洲国家同非洲交往的历史更加悠久,中国也可以从欧方学到很多,这将有利于中欧双方消除疑虑,建立信任。


经合组织的报告还指出,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非洲国家政府更倾向于向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寻求帮助,因为它们的政策性银行与承包商的时间框架更为紧凑。


中国、欧洲、非洲的三方合作将有助于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也为非洲今后更好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正如“危机”二字所反映的,“危”中往往蕴含着“机”。在难民问题、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危机的当下,中国、欧洲与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分析
下一篇:中巴经济走廊新动态,68亿美元项目今年动工